內容大綱:
亞拉岡從小是由精靈們養大,他不願意回剛鐸當王,跟他先祖曾失敗過有關,亞拉岡因此像贖罪者般成為遊俠。先祖魔戒使命的失敗,造成索倫繼續為禍,於是王族血統的亞拉岡,也成為失敗血統的亞拉岡、背負原罪的亞拉岡;正是這血統傳承,也讓亞拉岡成為敢走亡者之路的亞拉岡、成為敢主動挑起必敗之戰的亞拉岡。亞拉岡是站在先祖的失敗上,砥礪自己成為不重蹈覆轍的王者的。
有關「俠」的觀念或定義:

Ranger,我們將它翻譯為遊俠。這個英文字的單字解釋是漫遊者。遊俠的形象多半來自於俠盜羅賓漢,遊俠在近代的形象卻有了一些轉變;他們效忠的對象從人民轉成了大自然。遊俠們通常擁有極強的野外求生能力和箭術,能夠在自己所守護的森林中自由來去。而他們所對抗的敵人也從暴政轉化成了任何破壞森林秩序的生物;在大多數的故事中遊俠多半極少與俗世間的事物糾纏,並且能和各種各樣的飛禽走獸溝通,以達成捍衛自然的任務。

    遊俠&騎士的差異:

騎士(Knight)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式的軍事訓練的騎兵,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。中世紀時,騎士在領主軍隊中服役並獲得封地。需要自備武器、馬匹。騎士在8世紀時法蘭克人反對阿拉伯人侵略中贊露鋒芒。從11世紀開始,直到15世紀,騎士制度在歐洲非常盛行,是十字軍的主力。在16世紀火槍與火炮等火藥武器逐漸完善之時,騎士階層逐漸衰落。在騎士文學中,騎士往往是勇敢、忠誠的象徵,是英雄的化身。歐洲的騎士制度和日本的武士制度有許多的共同性。

遊俠就不一樣,他可能本身是屬於騎士或貴族,但放棄身份或領地被其他貴族併吞,所以離開自己的領地,到處雲遊尋找下一個領主。

    但遊俠&騎士這兩個字常被放在一起,像是唐吉軻德就被人稱為遊俠騎士。

    中國的遊俠:
「俠」之名最早見於《韓非子‧五蠹》篇,他對俠的定義是:「其帶劍者,聚徒屬,立節操,以顯其名,而犯五官之禁」。他認為俠之能事:「群俠以私劍(暗殺)養」。關於俠的影響,他在〈六反〉篇中補充說明:「行劍攻殺,暴傲之民也,而世尊之曰廉勇之士。活賊匿奸,當死之民也,而世尊這曰任譽之士」。由上述幾段文字,我們可以概括出所謂「中國之俠」的一些特徵:
1.
目無法紀
2.
聚眾藏奸
3.
好武揚名
4.
擅長暗殺
儘管統治階層與世俗輿論均視俠為仇敵,但是韓非也不得不承認「俠」在民間得到廣泛的贊揚和崇拜,是所謂的「廉勇之士」與「任譽之士」。但是客觀的說,韓非對「俠」所下的定義並不公正,他站在法家的立場上指出俠是五蠹之一是可以理解的;但是他片面概括某些特徵,誇大其弱點,因而得出一個迎合統治階級立場的結論,總而言之是沒有真正認識中國之「俠」的定義。
俠最早的肯定者
由於原始之「俠」是中國社會中一個獨立階層,他們的俠義理論只汲取了儒、道、墨三家思想的一小部分,並形成自己的處世行為規範;他們的誕生,不僅與統治階級相對抗,而且也與先秦諸子百家基本觀點相悖,因為以武犯禁,因此上位者視其為不安定因素,提供觀念箝制的思想家(特別是法家),也隨著以筆伐之。在這樣遭到統治階級仇視和諸子百家圍剿的俠,真正站出來為其正名的,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史學家──司馬遷。
司馬遷在〈太史公自序〉中給與「俠」明確的定義:「救人於厄,振人不瞻,仁者有乎;不既信,不倍()信,義者有取焉」。而在〈遊俠列傳〉中更進一步指出:「今遊俠,其行雖不軌於正義,然其言必信,其行必果,已諾必誠,不愛其軀,赴士之厄困;既已存亡死生矣,而不矜其能,羞伐其德」。這裡對「俠」的定義,概括了中國之俠的基本特徵:
1.
疏財濟貧
2.
助人為樂
3.
一諾千金
4.
不圖報答
5.
忠於知己
6.
愛惜名譽
7.
舍身求義
8.
視死如歸
兩漢時期,遊俠為了適應新的社會需要,逐漸形成一種新的形態,對日後遊俠發展影響甚大。如同先秦的好劍風氣,漢初無論學者、文人都彌漫在習武風潮之中。《文獻通考》卷150即載:
「漢初,兵民不甚分。如馮唐吏卒皆家人弟子,起田中從軍,而後漢禮儀志,謂罷遺衛士,必歡以農桑。由是觀之,兵農尚未分。」
好武風氣的延伸結果是養士風氣的盛行,但漢代與先秦不同處在於後者仍保有貴族生活情趣及行為方式;前者則以「任俠自喜」,作為顯名之用,並達成其政治野心;而不養士之權貴勢族則採取交往、討好遊俠方式,以達到其目的。總之,當時遊俠與權貴關係甚密,此為重視武風與養士之下的必然現象。
當時所謂“遊俠”,指壯勇豪放,重義輕死,雖然未必據有權位和財富,然而在民間的影響卻十分顯著的人。荀悅在《漢紀》卷一○《孝武一》中說:“立氣勢,作威福,結私交,以立強於世者,謂之遊俠。”司馬遷《史記》特別為他們立傳,又稱述其獨異於社會其他人等的品格,說他們能夠“救人于厄,振人不贍”,“不既信,不倍言”,所謂“仁者”、“義者”,與他們相比,也有不足。他們實際上在另一層次上實踐了“仁”“義”。當時的“遊俠”,其實是社會文化活潑生動之特色的一種人格代表,也是時代精神豪邁閎放之風貌的一種人格象徵。司馬遷在《史記遊俠列傳》中,開篇就說到遊俠的文化品格:韓非說,“儒以文亂法,而俠以武犯禁。” 二者都受到批評,而社會聲譽依然很高。“今遊俠,其行雖不軌于正義,然其言必信,其行必果。”為了實踐諾言,救人危難,往往奮不顧身。遊俠的行為雖然並不遵循傳統的社會規範,但是他們的誠信品德與犧牲精神,表現出強有力的文化影響。司馬遷注意到遊俠精神傳遞的悠遠,這種傳遞,並不憑藉經典文獻而得以承繼;也注意到遊俠社會聲譽的廣大,這種聲譽,也並不憑藉權勢地位而得以張揚。司馬遷寫道:世間“閭巷之俠”,“匹夫之俠”,雖然往往違犯當時法禁,對於社會卻並無貪求,因而值得肯定。其名聲之遠播,群眾之追隨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對於放縱私欲,奴役貧民,欺淩孤弱的行為,遊俠其實也是鄙視的。司馬遷不滿意將遊俠與“暴豪之徒”等同的官方見解,似乎反映了一種“體制外”的思想個性。然而他的見解,也是大體符合歷史真實的。漢武帝時代的“遊俠”曾經進行過引人注目的表演。他們的活動和影響,為當時的社會風貌涂染了鮮麗的色彩。而司馬遷的態度,則表現出較高層次的文化人的情感傾向。看來,當時文化“正統”的力量還並不十分強大,人們堅持與執政者不同的立場,發表與執政者不同的意見,尚有一定的自由空間。《漢書遊俠傳》分析遊俠興起的背景時所謂“禁網疏闊,未之匡改也”,應當說是客觀的分析。

最標榜俠義精神的,應該是指先秦時代的遊俠,因養士之風而起。
到兩漢因地方勢力過大受到打壓,至魏晉則有效忠心態,將領多半遊俠出身。
隋唐時代的遊俠是種時尚,也是歷史上人數最多的時後,品質則不一。
五代跟魏晉狀況很像,到宋代因重文輕武而由明轉暗。
元朝種族打壓,明清專制徹底清除,遊俠幾乎完全消失蹤跡。
其中相同的地方就是,遊俠都出現於局勢混亂的時。

司馬遷:藉「遊俠」「刺客」列傳點出他對正統王朝之義理的疑惑,渴望著俠的世界的另一種義,這義是在非政權壓力下,非只對君與王朝,而是人與人間平等情義的對待。值得注意的是,司馬遷整個人的特質,顯然受道家思想的自然主 義影響,要比儒家思想影響更重。 對遊俠乃有正面之評價。

班固:認為遊俠背公死黨,且放棄守職奉上之義。班固把遊俠看成為社會混亂之源,故大力評擊,是種負面之評價。對俠採取了完全否定的態度:“扼腕而遊俠者,以四豪為稱首”。俠被班固視為“罪已不容於誅。”

參考資料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106082413964,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507031406421

自我看法:

魔戒這部書(電影)中的主角,幾乎人人都可算是我們口中的英雄,他們為了整個世界而願意犧牲自己,執行艱難的人物-毀掉魔戒。但這次討論的重點在於遊俠,也因此在網路上找了許多有關於遊俠的資料。我覺得,或許遊俠和俠的定義,就差在有沒有到處"遊"吧!撇掉字面上的差異不談,遊俠與俠的行為,幾乎是大同小異;而西方的遊俠,基本上也是從騎士發展而來的 。=ˊ這部片中的遊俠亞拉岡,也只出現了一小段,彷彿自從他加入征戰隊後,就不再是遊俠,而之後他也回剛鐸,因此我其實不大懂為何這裡要稱他為rander

    不過這部片還是很好看的啦~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ke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