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大綱:

漢初各地皆有豪傑任俠,如魯國朱家、楚地田仲、洛陽劇孟。

郭解為人短小精悍,不喝酒:

1.    少年時:殘忍狠毒,殺害的人多,不惜犧牲性命為朋友報仇,藏匿亡命之徒,犯法劫奪,自盜鑄幣,偷掘墳,取殉葬財物

2.    長大後:收斂,以恩抱怨,對人要求少,以行俠感自足,仍會為小事突然爆發。→俠士一種焠鍊與成長後才會達到的境界,而在成為俠後,世人可拋去其以往的過錯,認其俠。

3.    其姊的兒子仗其勢,欺負別人,後被人殺死,郭解抓到兇手,問明事情後,歸罪於其姊兒子,認其被殺為應該的,放去兇手。→俠是不會偏袒自我或己之親戚,為心中義而爾。

4.    郭解出行,有人傲慢坐著看他,郭解認己之德行不夠,而請縣衙免去其服役,後此人聞之,便負荊請罪。→不會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的俠義而怒,反而感念之。

5.    洛陽有一無法調停之事,郭解到而成,其後連夜而走,跟兩家說仍再聽洛陽豪俠的調停。→俠是不好功,而絕對不爭功,也絕不希望壓過他地俠之聲望。

6.    被抓,御史大夫公孫弘說:「郭解以平民出身,任俠行使權勢,以一點小事便報仇殺人,郭解雖不知,這罪比郭解殺人還要重。」→從官方角度而言,行俠是自己行使權勢,此點與俠對自己的看法有所差異(俠認為是維持心中正義)

7. 太史公說:「郭解狀貌比不上一般人,言語不動人,但下賢與不肖,認識不認識,都仰幕其聲名,談論遊俠都會提到他」→俠的行為是不論任何人都會稱頌的。
有關「俠」的觀念或定義:

韓非子:「儒者以舞文弄墨而敗亂法度,俠士以武力挾持人而觸犯禁令。」

俠士的行為雖和正義不合,然說話必守信,行事必果斷,答應別人必誠信,犧牲自己生命去救濟別人的艱困,歷經生死存亡關頭,不誇揚自己的德義。使千里遠的人都稱其風義,為義犧牲,不顧慮世人的是非,意志堅決。

閭里曲巷的俠士聲名遍天下困難大於憑著形勢而顯名的封士與卿相(孟嘗君田文、春生君黃歇、平原君趙勝、信陵君魏無忌)
自我看法:

在先秦時代的俠,困於當時法度,而時常為心中的正義而違反法度(如同現代楊儒門為了農民的權益,而違反了現代的法度,之後遭特赦),可見現代對於這種當時謂之俠的部分行為是表不負面的(平民或官方皆),然當時卻無法得到官方之默認,但因其義行仍符合當時人民的期待,而聲名遍天下,人人尊敬之,但中央追拿之(漢初各地有豪俠四起,景帝誅殺之,而後復現;郭解之父任俠,亦被孝文帝殺死)

簡單來說:「秦到漢的俠就是為了追求心中的正義不顧生死存亡的人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ke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